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想支持台灣豆,該怎麼開始?(以及延伸的對話)

想支持台灣豆,該怎麼開始?(以及延伸的對話)

老魔粉訊問我,想必他也悶了很久。
整理成文字稿,讓你也用閱讀測驗開啟一天!

——————————————————

Anthony:『每次看到你的post,一直有一題跳出。今天,鼓起勇氣請教!XD

基於「降低生活碳里程 」的原因,我想把每日咖啡飲用換成台灣生產的咖啡豆。我其實飲用量算大(以一般人來說)。每天咖啡基本3份起跳,5份算正常平均量。

除了在咖啡店家飲用,其餘都是唸書時的老習慣,用摩卡壺煮,壺常常也隨身帶在車上。也因為飲用量大,單價放大效應很明顯,價格就變成我在意的點。加上…反正摩卡壺為主,我覺得味覺體驗我需要不追求那麼極致、那麼精品。

好。那~重點是。為了生活碳里程要降低,想要換台灣豆產咖啡豆,但是,好難找到相對平價的選擇呀。

每每都是精品豆莊園等級的方向,讓我這個咖啡快要當成喝的水來喝的重度嗜好者來說,往往只能哀怨手骨不夠粗勇這樣。鼓起勇氣,請求台灣咖啡豆推手史考特,指點方向。』

Scott: 『我是覺得,任何的環保、永續,其實都得付出代價。這個代價有時候不要想說一次就要到位,更何況還得加上物質慾望的牽扯。

就跟油車、油電、跟電車的那種排放差異(先不討論能源轉換過程的效率跟電池製作跟電池廢棄處理的碳足跡)。很多人問我為何不買Volvo XC40 recharge,啊幹,就是爆預算啊、而且我山上那種路況,很怕官方續航里程根本不夠用。我買B5,而不是油耗表現更好的B4,因為我就想要有一點爆發力跟起步的優越感啊~而每次購物,穿插這些複雜的念頭,很正常。

回到台灣豆很難平價,因為台灣的人工成本就卡在那裡、田間管理(修枝人力、肥料、病蟲害防治的費用)就卡在那裡、後製的成本就卡在那裡。這些都是透過大量栽植跟處理無法解決的。大量栽植,一定會排擠到原先作物的收入,機會成本得算進去。產量越大,後製設備就得越多,花得更多,也得攤提得更多。

目前我用簡單經濟學跟成本會計的觀點,我還無法看到可以透過『大量栽植』可以降價,反而『剝削』讓商品降價得更有效率:也就是收購價直接砍。但是這麼做,是不符合社會永續跟採購正義的價值,讓在意永續觀點的人,又變得沒有支持的意義。當然透過零售端降價讓利也是可以,但是這長期下來,也會造成公司競爭力下降,也是另外一種剝削。我們是希望透過台灣本土的商品來製造多贏,但是也還在摸索。

說真的,每個人買台灣豆,也都有不同的想法。有些人為了好喝(確實我們挑過的都會是掛保證好喝的)、好些人是為了支持台灣商品、有些人跟你一樣是為了降低碳足跡。但是為了要去落實這些支持,我們還是得付出代價。代價不低沒錯,但是我們也不會把你不願意支持,就變成你是反縮減碳足跡。畢竟,咖啡不是生活裡頭唯一的開銷,而且我們永遠都可以透過更多方式或其他消費習慣的改變,讓自己有更划算的方式來降低碳足跡,這樣對自己的人生也才能更永續。

mojo偶爾也會做個特價,有跟上,就買一下,喝一下、體驗一下,或許有一天你會因為其他的理由,喜歡上它。』

——————————————————

Anthony: 『高附加價值,的確是台灣農業與土地組成的唯一出路。不過針對日常民生用品,與嗜好性商品的差異,本身利潤結構和市場結構觀察(或思考),也是很源頭的差異分歧點。

端看從怎麼樣的角度看這個商品。
人力成本,是事實。無需費神著墨。

農業規模經濟,尤其是咖啡這樣的作物所追求的生長氣候條件下,再加上在台灣這樣地貌組成,又有普遍土地產權相對複雜等問題下,要往規模經濟發展也…我相信極度有難度。也不是有想法有資本就能做。這要在台灣解,得靠生產共同體的做法。(不過,不太符合台灣大部分人民的個性就是…往往只能很小規模執行,又會落得自我矛盾。)

資本支出,都還可以攤提,端看年限與獲利如何設定。
唯農業本身不可控因素較廣,看老天爺臉色的變因在天,只能兩手一攤的狀況下,只好縮短攤提及檢視獲利狀況的年限,以便控制停損。』

Scott:『你說出的也蠻符合我的觀察,我可以認同。尤其是最後一句,點出了現實面的無奈。

不過小規模進行我不覺得是壞事。很多角度,同一區塊單一作物栽植太多,先撇開經濟上的風險,實際上也會有作物單一化造成的生態風險。你說的,老天的臉色,我十分同意。

我常跟朋友說,不是人很努力所以可以在一個地方種咖啡。而是這個地方的風土對了,所以人引進的作物可以在這個地方大放光彩。風土包括了天、地、人,缺一不可。人對了往往只解決部份問題。天候是我們可以預見的最大風險。這個不是以什麼20年為單位,現在已經慢慢得以年年都有不可預期的劇烈變化這個方向走過去。我跟農友說,你不要以為這片田你應該用20年去攤提,這個設備你應該用20年去攤提。我建議直接用5年下去忍痛攤提。因為氣候變化就是這麼快。

在這個前提之下,小規模栽植,儘管經濟上可以無法達到規模經濟去降低成本,但是對農友本身的投資組合與風險分散未必是壞事。

我的心態一直是:我支持你的好作品,並不是支持你一直投入這個產業。
聽起來很矛盾嗎?

大家都覺得我推廣台灣咖啡,一方面在鼓勵農友持續栽植,但是跟我實際接觸過的都知道,我一直強調風險控管,而且相當反對過度擴張栽植面積。不能忘記的是,農業是在支持這片土地上人民的生活才發展而成,所以農業商品的價值也是因為他可以撐得起這群人與周邊產業的生活。所以我推廣的,其實會比較像是:把找到的好作品,推給需要的買家跟消費者。所以我互動的農戶,絕大部分是栽植比較久的農友,在現有條件下把品質提升,把附加價值做足,也透過這些互動,幫大家踩踩煞車。』

——————————————————

Anthony:『有可能有,台灣綜合豆?台灣二等豆?
台灣跨產區(二等)綜合豆?』

Scott:『其實我們之前有考量過所謂的二等豆概念。二等豆我們販售的時候,一樣掛台灣豆,儘管會便宜一點(其實也不會便宜太多),比較不好喝是事實,反而很可以會造成消費者失望。因為那種難喝,不是普通難喝那種。更真實的狀況是,這些咖啡豆價格可能也未必會低到哪裡去,所以我們的採購價未必會多低。正因為固定成本基本上大家都大同小異,所以後來mojo也是放棄這個可能的探索。

同樣道理,綜合豆我們之前也有推過,價格一樣不會是你想像中便宜。因為單品難喝,綜合豆也是一定難喝,這個騙不了人。我們很難用這樣的台灣咖啡來說服消費者。』

——————————————————

Anthony:『不過,回頭來。目前,我(以外行,兼農業產銷半瓶水)觀點看得到的。唯有分級,才可能出現相對平價本土咖啡豆。不過想一想,可能會產生「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況。

高的又墊高,導致市場接受度推不上去;低的不就,價格帶不上不下,除了議題支持型的消費者以外沒人要。不過,咖啡豆產程好長,後面還牽涉後製加工。在選別上,到底在哪幾個環節,怎麼進行,我缺乏相對知識,連嘴砲的資格都沒有。』

Scott:『分級會不會是一條出路,我其實不是很可以說是還是不是。只是分級這件事情。牽扯到咖啡的風味差異、物理差異,還需要有一個第三方單位願意且有能力去做這件事情(制度形成),讓事情有公信力。只是目前看來,這些的要成形,還需要很多討論跟投入,很花時間跟政治角力。我一直覺得所謂『台灣咖啡黃金十年』其實已經在開始倒數了。我想用我跟夥伴們的力量,盡快用自己相信的辦法,讓這所謂黃金十年讓農友搭上順風車,終點站到了,可以安全下莊。

我只能說分級或者認證可能是方案,但是對我來說認證或分級,已經可以靠我自己的品牌力量去完成,既然大家相信mojo,那我就用mojo去背書我們所挑選的風味與品質。所以不會是我投入公信制度的制定,對我來說,一直都是興趣缺缺。我要用的是mojo的品牌力量去挑選出來,讓消費者相信mojo挑選的台灣咖啡。

市場方面,有時候是這樣,透過教育,是可以把更多人拉向支持議題這一端,然後想辦法把他們留在消費系統裡面。我們前年銷售換算生豆三百kg,去年一千多kg,今天有同行的夥伴,透過不同的通路去跑禮盒市場,不到半年,也販售了四百kg換算量的生豆(shout out to 咖啡茵的數學咖啡館aka里響咖啡 Reshockcoffee,以及我們長期的戰友,歐客佬)。

說真的,是有市場的。只是,願意大膽進場嘗試的人少。我的目標不是什麼台灣人都要喝台灣咖啡,反而是希望讓好的台灣咖啡作品,有機會可以讓大家認識。同時,讓栽植的人,可以得到對等的回饋。

高價市場吃的是教育,也少不了更多的創意激發。只是需要更多的人一起投入。教育是一件需要有耐心的事情,mojo目前做的,是拍拍照片、寫寫文章、分享觀察、用自己的平台跟消費者做互動,珍惜一起進場的同溫層或異溫層的夥伴們。』

以上對談,經Anthony先生同意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