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無微不至的管理精神:科子林咖啡莊園

無微不至的管理精神:科子林咖啡莊園

那天一見面,燕卿姊就從皮包裡頭拿出一張小拍立得,是柯子林2020年第一次在阿流賽中獲獎時,我幫他們拍的合照。她一直放在皮包裡頭。我倒是忘了這件事情,但是肯定當下是是因為這對可愛農友夫婦,某些特質吸引了我,才讓按下那個快門。

燕卿姊說:「一個人在一個行業做了十年,假如可以搞出名堂,就搞出名堂了。假如沒有,可能也只是這樣。」這一對農友,之前是做便利超商(更早之前就先省略了)。便利超商入行十年之癢之際,身心俱疲,當時獲利又不是很滿意,所以燕卿瞞著蔡大哥,自己跑到瑞里的科子林偷偷了買一塊地,為自己尋找人生的第二個可能性,為農友之路鋪下了起點。

曾經在網路上看過,務農可以療癒人心。或許正是因爲每個人都對土地會有一種自然而然,想去親近的本能,所以才把燕卿姊跟奇蒼哥,拉上農友這條路。

就這樣,一路透過正瀚的課程,咖啡協會的課程,以及政倫無私的分享與互動,讓他們從零基礎,變成了專業的農友。他們算是進場得晚,所以很積極地跑課程、跟前輩們互動。時間軸走到這時候,原本獲利普通的便利超商,或許經驗與管理訣竅也累積到了該爆發的時候,誰知道,開始出現不錯的獲利。有了更穩定的經濟基礎後,他們可以在科子林莊園的築夢道路上,可以更擇善固執。

超商與更早之前的工程經營,其實都很需要精準的投資分析。我在很多場合會透過簡單的經濟概念,跟農友合理的投資與合理的回收概念。科子林莊園區裡的一甲地,每年預估可以生產三百五十公斤(隨著樹齡成熟,持續增加)的咖啡生豆。這樣的產能下,可以產生的利潤已經可以計算出來,坦白說並不多。投資這麼完整的設備,到底是合算嗎?

他們倒是給我蠻合理的解釋。

他們可以了解自己的體力的限制,加上山區人力的匱乏,所以在設備上的投資變得更大膽。最近他們為莊園投資了一台無人機來噴灑藥物更是經典。蔡大哥我站在無人機旁,興奮地跟我解釋透過無人機去噴藥,是如何地節省人力與安全,讓我一在感受到他們是如何想要透過科技與充足的設備,來解決他們所面臨到的工作困難。但是,不能否認的是,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們有一個混得還不錯的「本業」來為莊園打好穩定的基礎。燕卿一直強調,科子林的計畫,其實是他們從連鎖超商產業退休後的事業第二春,所以一定趁現打好基礎;講現實一點,趁現在經濟還能支持的時候,就盡量把規格做到位。

有了完整的設備,她們並不打算為透過對外收購漿果或代工,來提高設備的稼動率。原因簡單,他們自知體力上的限制,就算有量,自己也做不來。自己做不來還要硬做,東西就不會好,人也不會開心,就喪失了當初一台栽入科子林莊園的初衷。

他們一直把務農當作是很私人的自我實現,所以並不打算把這個夢想轉嫁到孩子身上。孩子回家後,選擇承接之前燕卿管理有佳的連鎖超商門市,也因此可以讓燕卿可以挪出更多時間到山上,陪陪這些咖啡樹,還有孤單老人蔡大哥(呃)。

因為人力限制,所以我很少聽到柯子林有去出攤曝光。但是卻透過跑店喝咖啡,去認識他們覺得不錯的店主。坦白說,Alishan 100 by mojocoffee專案開啟以來,每一個檔期都可以看到他們過來喝咖啡,除了拿出行動支持台灣咖啡外,也趁這個機會開拓自己的咖啡世界。零售客人方面,臉書上也有一些網路訂單外,附近的露營區晃過來的觀光客,也有不少變成回頭客。

「我只是想為喜歡我的咖啡的人,好好生產咖啡。」他們在廣結善緣,開發客群時,對買主很挑。特別的是,當買主下的訂單太大量時,還會被砍量。因為單一的大客戶,很可能會排擠到其他想喝到這些咖啡的人。他們想透過一個自己有辦法負擔的產能,確保出品的東西都是盡善盡美的,而且是給願意珍惜的業者與愛好者,透過細水長流的互動,建立起自己的客群。

以前念工業工程的時候,教授都會說,要常去逛客戶過供應商的倉庫。你可以透過倉庫裡很多細節的觀察,知道這是不是一個值得配合的人。科子林資材室的陳列總是井然有序:不只設備、生豆倉庫,工具、機械也是整整齊齊。使用過後的設備乾乾淨淨地封存,沒有灰塵,沒有異味。妥善的資材管理,常常也意味著更好的設備妥善度與細緻的工作心態,是絕對可以直接影響到生產品質的。生豆存貨也運用了顏色管理,來增加辨識與工作效率。沒想到以前我在工業工程裡學到的管理技巧與心法,可以在一個莊園中被落實得如此徹底。

在之前幾次的線上溝通過程,發現奇蒼哥總是可以迅速回答我:數量、價格、處理法,今天總算見識到他們強大的莊園日誌。可能是天性,也可能是因為蔡大哥之前的工程背景(所謂的工程日誌),加上燕卿的7-11工作經驗(所謂的工作日誌),他們非常詳實地為莊園裡頭的大小事情,做了完整的工作記錄:什麼時候噴了什麼要、施了什麼肥、做了什麼田間管理,還有所有後製的觀察、杯測風味、不同人的杯測回饋、數量、銷售給誰,都是一清二楚。

當初啡嚐嘉義在推廣產銷履歷的時候,讓很多農友對送件意興闌珊。因為履歷重視生產過程的透明紀錄,包括了用藥紀錄、施肥紀錄等等,都會增加原先的工作負擔。但是,對這對神鵰俠侶來講,只是日常工作。透過一些協助,順順利利的得到認證。我很好奇問燕卿姊,客人對生產履歷在乎嗎?她說還好,畢竟時間前後來講,他是先有了這些支持者,才通過了生產履歷認證。但是,「就是想為自己的商品負責」。她覺得很多事情,是為自己做而已。

我必須要說,從倉庫管理、微批次管理 ,工作日誌的落實,是我自己安心購買科子林作品的原因。

燕卿姊「十年可以造就一個職人」的說法,從2016開園到現在,已經差不多一半了。我開玩笑地問蔡大哥,只剩下五年的時間可以變職人,你有什麼打算嗎?

穩扎穩打繼續下去之外,他回顧過去所以可以快速成長,協會與政倫分享的資源,給他們很大的幫助。所以他們並不準備成了「職人」才開始回饋。

「取之於協會,用之於協會。」燕卿姊這樣說。慢慢站穩腳步之後,她們開始積極參加協會(嘉義縣咖啡發展協會)。

在我跑山的這幾年裡,其實可以感受到協會對咖啡農的實質幫助。儘管開設的課程與評鑑大家參與率都很高,但是因為農友工作繁忙且缺工的現實,對參與協會幹部興趣缺缺。這對農友夫妻以身作則,不只報名阿流賽的人力支援,也參與了這屆的理事工作,透過實際參與協會,來讓協會更有力量可以改變嘉義縣裡,需要資源的農友。

這幾次的訪問下來,其實可以感受到優秀莊園都有個共通點:大多是秉持著「大家好,我才會好」的美麗信念。主人除了經營自家莊園外,也會盡可能將經驗與能量發散給周邊的人,藉由一起成長,把良性的循環帶起來,共好,才是唯一的出路。這也很多農友也跟我說,這就是他們覺得咖啡產業與之前接觸過的產業最不同的地方,也是讓咖啡產業最為著迷的地方。

其他之前本粉專的報導:

https://reurl.cc/oZq3Mq

關於科子林的微批次管理:

https://reurl.cc/GXlY0Z

無人機噴藥試飛:

https://fb.watch/hykQGX2QRA/

#梅山咖啡 #科子林咖啡莊園 #koana #生產履歷 #台灣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