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鄉村紳士阿顯的咖啡路:青山坪咖啡農場

鄉村紳士阿顯的咖啡路:青山坪咖啡農場

2003年的台中,有一個年輕人因為想要立業,所以開了mojocoffee,是我。

土地的另外一個座標上,有一個衝組年輕人因為想要以好喝的咖啡,開始種了咖啡,所以有了青山坪。

每個人種咖啡的理由都不一樣。這個是比較奇怪一點。

聽阿顯說,因為二十年前他的舅公在瓜地馬拉農耕隊做事,都會帶瓜地馬拉的好咖啡回來讓他們喝,後來斷貨了,所以…快轉下來…就是開始種自己的咖啡。恩,有聽過幫老婆圓夢的浪漫,但是這個可能就比較,恩,衝動一點。

很意外的,阿顯不是延續家裡的作物,是他自己想種。他到荷包山採了三百棵的堤碧卡品種咖啡,回家開始了第一片咖啡園。接著遇到農會推廣,送了一千株苗,又擴充了咖啡園。就這樣,一直到現在。

很好奇阿顯到底有多少咖啡樹?

他很科學的跟我說,根據他自己的計算,八千棵樹是他覺得台灣咖啡栽植產業的規模經濟(簡單來說,就是成本最小與效益最大的一個規模)。一個工人一天必須要讓他可以採收到40kg,這樣製造出來的咖啡豆人工成本大概佔生豆成本的1/4,這是合理且划算的方式了。再多,可能管理跟後製投入的成本可能又會變高,忙不過來外,也可能反而降低收益。而且,一天一個人採收40kg,對計重論籌的採工來講,收入算是漂亮。

所以,他把八千公斤當作是他莊園成長一個無法突破的外骨骼。他目前有六千棵。但是已經遇到場地瓶頸,真正要拉到八千可能有點困難了。

他對自己的規劃似乎很清楚,我想也是吧。二十年來,常常走得太前面,很多事情沒人可以提點,想生存,只能靠自己多想。他把過去、進行中、與未來這三階段分得很清楚。

在訪談過程,我才知道他大部分的樹種,還是維持堤碧卡,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大部分的客人喜歡這個口味。坦白說,堤碧卡不太可能在現代的比賽氛圍中脫穎而出,但是能夠「堅持」(這個詞不太精確)在這個品種的培育,蠻不簡單的,因為他必須要抵抗想要比賽得獎的那種慾望。不過簡單說,他有一票對這個品種死忠的消費者。這些消費者有些是從他們家早期的喝茶的客人轉來,有一些可能是觀光客來著。

觀光客?是的,當你網路查青山坪,最大量蹦出來的資訊會是賞櫻。

早期,這裡並不是草嶺觀光路線的推廣範圍,所以不太會有觀光客晃過來。所以,他想要種櫻花吸引一些外地客,但是阿顯笑著說,當你想把櫻花種好,環境弄美,就想要開始種不同品種,所以他的園區裡頭有非常多的櫻花樹品種。每當櫻花季的時候整個園區百櫻齊放,非常美麗!吸引來了觀光客,也吸引來了品咖啡、買咖啡的人。阿顯的父親,通常都是扮演著說故事的角色,跟來的客人分享咖啡的故事,青山坪的故事,就這樣,也建立起一票死忠。

櫻花跟咖啡,感覺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作物。有趣的是,之前訪問他的時候就注意到,每次講到時下流行的咖啡嫁接,他就眉飛色舞地熱心跟大家說明技巧與分享經驗。倒是今天才知道,種櫻花得時候因為也得需要用到嫁接技術,日積月累的練功,才慢慢練出一手好技術。

過去一路提供莊園資金養分的堤碧卡外,十年前也開始接觸藝伎。只是十年前沒有染色體比對,一切都是賣的人說得算。

一路下來,都靠實生苗青山坪的藝伎,品種純不純,別人可能很在意,阿顯呢?他倒是看得蠻開的。

他很清楚,純種對他現階段的意義不大了。倒是為了因應氣候變遷,他對我提到的「十年大限」是這樣解讀的。阿顯覺得氣候一定會變沒錯,所以更要積極找尋到產量足夠、口味有特殊性,同時可以在草嶺健康生長的樹種。他在自己的田園裡積極地做單株杯測,除此之外,也透過十四班的團體凝聚力,鼓勵大家一起找答案。這樣的團體力量,也發揮在大家透明分享後製方法的產銷班自主杯測會裡。他斬釘截鐵說:「大家找答案才會快啦!就跟集資抽獎的概念。人多一起抽,中獎機會就大!」

此時,在田園中逛著,看著滿山的檳榔樹。讓我想起,檳榔的產業,其實也是為台灣撐起不少家庭的生計。我跟他笑說,「很多咖啡農的研發經費都是靠檳榔或者茶的收入來度過咖啡栽植初期的收入空窗,應該也可以稱作是台灣精品咖啡之母了。」到現在,阿顯與家人,一樣過著天天農忙的日子,在咖啡、檳榔、台灣原生種茶樹之間打轉外,還有園區櫻花的維護。每個都是薄利,但是聚沙成塔;每筆收入也都是給現在的養兒育女與基礎生活之外,也都是留給未來可以預見的下背的退化性關節炎與磨損的膝關節。

這次會讓我採訪阿顯的原因,除了之前幾次跟他的互動外,上回到樺瑞時,靖樺一直提到阿顯給他的專業協助。而這回阿顯倒是也不停提到十四班的班長為區域專業凝聚的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說到採訪,阿顯說,「我其實很少接受人家的採訪。因為光採訪我,一直提到(世界第一)的頭銜也很怪,世界上咖啡這麼多,怎麼可能我是最高分而已;」「除非他願意提到草嶺咖啡或者是十四班。」草嶺一定要打出自己的名號,這樣大家才有機會讓大家一起變好。

這個想法跟我推廣我喜歡的產區蠻一致的。我也認真覺得,產業要變好,不能因為幾個莊園一支獨秀,一定要是產區變成一個大家認同的口碑下去經營,才能夠串連起更多願意一起做好小農,把莊園與商品,發展為產業。大家對產區的認識與信任足夠了,大家東西起變好賣,才能共好。

把一個品牌做好,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但是願意把能力分享出去,讓產業一起變好,我想,是更不得了。這就是country gentelman,王瑞顯。

#青山坪咖啡農場

#草嶺咖啡

#雲林縣古坑鄉咖啡產銷班第十四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