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竹梅源台灣精品咖啡大賞-起源

竹梅源台灣精品咖啡大賞-起源

從發想到頒獎,一個民間的咖啡評鑑結束了第一個章節:起源。

起源,說明了這只是開始,不是結束。

當朝森正在準備竹梅源臺灣精品咖啡大賞Truemeiyuan Taiwan Specialty Coffee Award標案的那個時候,Ashton打電話給我,想要廣納意見,簡單說,搜集各方對傳統公家評鑑的缺點進行意見討論,希望可以舉辦一個真正不同的專屬台灣咖啡豆的評鑑。當然我也在電話中表達了我對傳統官辦評鑑的保守、無趣,甚至於各級評鑑最後淪落為純粹競技,卻少了針對農民作品的說明與解析等教育,場合中客氣來客氣去,主辦單位跟協辦單為輪流講講畫大餅的話,講白了…都成了消耗預算的活動形式。呃,對不起,講太多了。

電話中我從半信半疑,一直到輪廓越來越明顯。但是讓我我的態度逐漸轉為支持的,並不是過程中的討論,而是活動的落實與許多細節的呈現,讓我知道,這個活動是真的與眾不同。

獎金的實質鼓勵就不多說了。排名而言,採用了所謂的十大莊園,而不是錢其名的咖啡批次。簡單來說,比賽是為了挑選台灣前十大莊園。儘管每個莊園可以送件三(或者二?)件作品,但是排名是以莊園為單位。比方說第一名與第三名的批次都是你的,那我們只算一個獎項,因為是同一個莊園。站在行銷台灣咖啡的角度,可以讓十個莊園同步受到推廣,而次是集中在若干超強的莊園。加分。

評鑑即將開始時,進入了防疫三級警戒。主辦單位立即將杯測規劃為線上杯測。籌備單位開始規劃線上杯測的SOP,訂定設備標準,包括了杯測碗的品牌與規格、磨豆機的品牌與校正方式、水的品牌等等,也都在賽前發給大家編排精美、清楚表示的文件與行程表,讓裁判們清楚知道當天的流程。加分。

這次一樣採用ADM mini plus作為烘焙。在賽前將近三個月主辦單位已經跑了好幾次A1BM借用烘豆機抓曲線、測試、杯測、修改。到最後定曲線之後,更做了一件老不起的事情:公布曲線。當你公布烘焙機規格、曲線、甚至於可以付費打樣的服務點之後,真的想拼一下的農友,可以聯絡服務點做付費打樣,然後自行杯測,挑選在該烘焙框架下最有力的作品參賽。這基本上就是我夢想中的評鑑模式,也是可以避免評鑑淪為烘豆賽的最可行方式。加分。

評鑑過程,杯測樣本很多,但是因為給裁判足夠的預算,因此我們可以自己找助手幫忙,讓流程可以安全進行、順利完成。少了杯測師聚集在一起的熱鬧,我當然懷念那種互動感,但是疫情期間,我們或許也得長期面對這樣的新方式。親自參與線上杯測的經驗對我很重要,加上竹梅源已經建立起清楚的流程,也啟發我在疫情期間與農友線上杯測的想法。事實上,竹梅源之後,我跟農友至少也相約了五場線上杯測,彼此都受益不少。加分。

最後到了最後頒獎日。主辦單位似乎也維持著機動性與決策力,毅然而然決定在8/28在漢來大飯店舉辦頒獎典禮。我只能說,這個頒獎典禮真的是規劃得很細緻。主持人主持得很得體,致詞的人也沒有太囉唆。形象影片傳遞的資訊相當感人、有力。最有氣勢的,是後面那個不知道幾百吋大電視,加上高質感與對應解解析度的幻燈片,沒有變成數位格狀的照片與形象背景,都讓我留下相當好的印象。加分。

某方面來說,我真的很慶幸這樣重要的活動不是在什麼政府機關大禮堂裡頭用著總是會打在講者頭上、在投影幕上留下一顆大黑頭的投影機,聽著冗長的致詞,進行頒獎典禮。

對我來說,身為一個台灣咖啡的推廣者,我很清楚,一直說『台灣咖啡好,未來會更好』,已經快不是好招了。我相信假如活動本身傳遞的質感不是足夠,勾勒的願景不夠高遠而踏實,是無法感動更多消費者,讓他們成為下一個台灣咖啡的使用者,甚至於粉絲。

這個活動的主辦單位想必是很願意打開格局,能夠讓每一張落到參與者的文宣品、每一張在粉專上的照片,都傳達出從種子到杯測把關的嚴謹精神。但方面來說,也要執行單位的美感跟執行力要足夠,才能夠有如此呈現。

謝謝竹梅源。也謝謝朝森設計,還好是你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