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台灣咖啡豆:精品形象的建立

台灣咖啡豆:精品形象的建立

一個商品,要在架上有健康的週轉,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去教育客戶、去建立形象、去自我堅持。

因為Big 7 Travel的因素,店內來了很多很多的新客人。喝單品的客人,也不在少數。說真的,這些咖啡愛好者,確實不是我們用平常的方式可以遇到的。趁這個時候,我們有了很好的機會,跟原本不認識我們的朋友們介紹自己。我很開心,同事們也都很珍惜這個機會,跟客人互動,跟客人驕傲地介紹mojo與coffee。

最近上架,然後也快完售的的閒雲居日曬SL-34,咖啡師們都很喜歡。你可以看到,當咖啡師自己真心愛一款咖啡豆的時候,推起來就會特別起勁。

當然,很多第一次認識mojo 的新朋友,聽我們口推台灣豆的時候,都會直接跟我們說,對台灣豆之前有不好的經驗。不管是我遇到,或是咖啡師遇到,都會想要溝通,讓他們知道我們的台灣豆,跟別人的不同。當然,我會說得比較海派,有時候直接說:我跟你說,台灣豆,我們是專家,都是精挑細選才上架,看您願不願意再給台灣豆一次機會,不會讓您失望。當然同事辯護起來,就會比較客氣,畢竟店是我的,老闆有時候講話那種氣勢拿出來,反而會讓客人更相信。

很多朋友都給我們極為正面的評價。甚至於這次因為外媒評論來的,十之八九,都給我們5 stars Google Review。我偶爾也會發匿名樣本適喝給『還是想把機會保留給其他產區』的客人嘗試,也都獲得好評。甚至有人喝完,直接帶帶一包走。不過我終究是要說,『好咖啡不會平白發生』。

去年開始買阿里山的時候,記得有一次,我人在印尼,接到歐文跟詹森的訊息,他們說,有一鍋好像太淺,有生生的味道。坦白說,我當時有點投機,畢竟豆子也貴,我心中的小惡魔含糊地『轉告』他們兩位說,假如你們喝不太出來,就出品無妨。但是兩位夥伴依舊不安,後來直接跟我說:『 Scott,我們最近一直在推台灣豆,我們對口味的評估有閃失,對這個剛要發展的產品,別人從此有了不好的印象,這樣很傷台灣豆未來的推廣。不如你回國喝看看再決定。』我說,好,那不要上,我回去再測看看。後來回到台灣,親自測完,果然必須下架。還好他們建議我擋住。

前天,烘豆室炒了一鍋去年朋友送我的批次,有一點若有似無的老豆味。品管一樣在於要過不過之間,我一樣要烘豆室先暫緩上架。週六,我跟朱蒂煮了濾泡跟SOE來喝,我問朱蒂,到底該不該上架。我們兩個猶豫了半個早上,然後朱蒂跟我說:還是不要好了,有一點老豆味,雖然不多,但是很怕大家就以為這是台灣豆的味道。

一個新的品牌形象要建立,往往很花時間。巴拿馬的形象也是這樣一路發展出來,哥大也是,衣索比亞也是。當你淪落為一個爛產區的印象,整個產區形象就會被拖垮,不管是價格、印象, 都得花更多的精力才能夠讓人改觀。

而讓消費者能夠品嘗到好的咖啡,就只能靠不停的杯測、不停的內部辯思、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才有機會不斷的進化。過去一年,就是在這樣的模式下,讓我們有更亮眼的商品可以提供給客戶們。“Because Great Coffee Doesn‘t Just Happ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