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台灣咖啡豆:CP值的背後

台灣咖啡豆:CP值的背後

都是透過咖啡認識這群人。或者是說,他們是咖啡人,但是更是老茶人。在茶的世界,身經百戰,然而,聊起咖啡,各個謙遜,而且總是給我一種學生好學氣息。今年三四月的時候,趁次採春茶的時節造訪這些茶人,學習到對我來說,好多好多新的知識,而這些知識與技術對應到精品咖啡的世界,無非是一個很好的對照,在他們轉行到咖啡栽植的過程,有了實際的加分。

這些咖啡種得很好(前)茶農,至少都有一個觀念,那就是田間管理很重要。這是他們之前就嘗過的甜頭,他們知道好茶不只是光靠風土跟品種,田間管理更重要。除此之外,在玩咖啡之前,在茶的世界,也都是發酵專家,所以對發酵的操作,有了更快速的觀念轉換。

一路探訪下來,茶農轉耕咖啡,很多是因為市場趨勢因素。因為精品高山茶的銷售量,在他們的觀察下來,是逐漸下滑。簡單說,就是都賣老客人,沒太多新客群加入這個商品的消費。另外就是,種茶的肥料與藥物噴灑,都比咖啡來得重很多。改種藥物與肥料需求低的作物,比方說咖啡,這個對很多年邁的茶農,或者返鄉的農青,都有很大的健康誘因。水土保持因素也有聽說過,從其他作物改種咖啡這種水土保持相對好很多的作物,也是保護家園完整有更好的幫助。

當然,對他們健康的作物,也同時對我們的國土健康;回到食物鏈的觀點,也是對我們健康的。

我也遇過蠻多檳榔園改種咖啡的,至少我認識的,檳榔樹都已經不是經濟作物,而是留著當作是遮蔭,效果也也相當不錯。那放棄檳榔改種咖啡又是為了什麼呢?

這次上山,看到什麼叫做幫檳榔噴藥。我一直以為幫檳榔噴藥,就是拿一個接著很長的不銹鋼管接上噴嘴,然後對著檳榔花噴霧噴藥。但是事實上,我看到的,更像是拿著噴頭,像檳榔噴農藥水;假如用台語說,會更生動:洗藥仔。先不管農人在幾乎零護具的環境下噴藥作業,我在順風處,隔了十幾二十公尺,都可以清楚聞到那個刺鼻的農藥味,更何況在樹下施作的人。看著噴灑的農藥,滴落到下方的農作,或者土地,也不禁懷疑,過多的藥水,將何去何從?或許答案也單純:或許就順著水,往低處流,流進河川、流進田園、流進我們的食物跟飲水裡。不管是什麼意識讓這些栽植高農藥施作農作的農友轉作低藥物與化肥需求的咖啡,將視角打開後,我們勢必也是從中獲利的一群人。當然也不是非得咖啡才可以,只是我正好在咖啡產業,思維,難免比較咖啡了點。

當然,我也聽過比較任性、直接的故事。位在樂野瑪斐莊園的羅力雄,他說他的園子不噴藥,因為他很討厭藥的味道,想到就會怕。小時候放假的時候,爸爸帶他到茶園幫忙噴藥,就一直很不喜歡那個味道,所以很討厭放假。當他現在有機會管理一片咖啡園的時候,他選擇無農藥的栽植方式。透過類似更自然的農法,也是栽植出年年得獎的咖啡作品。

回到平地,有時候有些朋友會問我,台灣咖啡這麼貴,怎麼買得下去?有時候我會回答他們上面這一大串故事。當然我們可以不買,就農友而言,當初轉作咖啡,或許不到『走投無路』,但是也是希望換個作物,換個不同的未來選擇權,更多的消費趨勢外,更多的健康、更多的土地保育。當我們不買他們的咖啡,農人當然也可以為了生活,繼續犧牲點健康,繼續種茶、種檳榔、種高山蔬菜。就多付一點,當作是健康捐,如何?

只是,這樣對我們也會比較好嗎?

到店裡頭點一杯阿里山咖啡,支持一下在地農產吧!

最後,依舊歡迎討論、分享喔~

關於檳榔洗藥,您也可以在上下游的專文內看到檳榔產業的狀況:

『政府怠惰,檳榔共業30年』專題報導

『檳榔共業』用藥黑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