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台灣的咖啡處理廠品牌?

台灣的咖啡處理廠品牌?

前幾天看到一個蠻好的觀點,不過因為作者沒有公開分享,所以就沒得轉貼。但是大概是這個意思:之前她會覺得身為一個莊園或者是生豆生產者,沒有自己栽植咖啡,而是去買漿果來後製,好像有點不太對。但是後來她跟一些農友互動後,開始覺得,假如心胸放寬來看這件事情,好像沒這麼糟。因為某方面來說,這可以讓人專注在特定環節,還可以減少被放棄收成的咖啡園,減少病蟲害。(抱歉,我可能跳太快了,但是差不多是這個意思)

我同意這個觀點。

近期有很多農友因為銷售問題,所以棄耕了不少咖啡園。棄耕之後的咖啡園,變成了病蟲害的溫床。當然我們很容易可以責怪棄耕的人,但是問題害是得解決。假如有人有後製能力,後製後的商品有銷售能力,那其實也可以舒緩一些溢出來的漿果。當然,漿果要夠好,才能有好的生豆就是了。

在台灣產區遊走之後,我發現,農友常常被一條龍的生產模式壓垮。從田間管理、收成、後製、生豆銷售、甚至於熟豆銷售、擺攤,還有其他作物要來一起摻一腳,其實下場就是:選獲利多或者相對簡單的作物認真做,所以乾脆放棄咖啡園。一棵一棵種下去的樹要砍掉,談何容易?可能是因為還要忙別的,也可能只是或許放著還有希望?就跟衣櫃裡頭那堆兩年沒穿但是捨不得丟掉的衣服一,我們真的有資格直接批評這些『不負責人的人』?

假如可以透過分工,讓栽植者更用心栽植,後製者更用心後製,讓銷售者更專心銷售,這肯定是個好事情。這不是太新奇的事情,在國外叫做『處理廠』,而且行之有年。只是這些工作切割之後,利潤分配是不是足夠支撐單一環節的專業存在?這是開放的問題,我也還沒有答案。畢竟現在產業規模還太小,我也很難想像身邊是不是真的有光靠『只專心種咖啡』或者『只專心後製』就能養活家計的案例。

我想,這些問題沒有被回答之前,合作或許也不會太長久。

我曾經鼓勵身邊一些後製頗有成績的農友,可以跨產區採購品質更優良的漿果來後製,我想好漿果跟好後製技術,加乘起來,應該是不錯的,也可以讓田地或是自己的時間,有更好地利用。只是,這樣的商品,以台灣小產區的標示,該如何標示?這樣的作品,這樣的身份,是不是符合地方對咖啡農的一些補助案?想參加比賽的話,應該參加哪兒一個產區?沒有地方產區獲獎,就不能參加全國賽,那好功夫又可哪兒來的機會讓透過比賽獲得最基本的知名度?栽植者看到後製者得獎,心裡會不會又癢癢,想要回頭搞後製,結果搞回原點?全國賽是不是有機會考慮這些產業瓶頸,讓賽制稍作調整?

當我大腦的一邊再猛點頭『專業分工好像很不錯喔』的同時,大腦的另外一邊也迸出一連串的問題…。

是說,以結果導向,假如台灣處理廠出品咖啡豆是好的,我是很願意踏出第一步,去認識這些作品並且進行採購。假如真的有機會,我會很樂意放開心胸來看這些跨產區的心血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