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開始做台灣咖啡之後,開始也會在其他在地農產品延伸的產業裡面,尋找一些啟發。台灣的勞力結構,不適合發展咖啡栽植,但是發展了,真的沒辦法走出自己的路嗎?我想類似的問題,在釀酒產業裡頭也有。只是釀酒產業裡,面對的應該就不是勞力結構,而是其他環節的困境。
虎尾釀,追了好一陣子的品牌,但是網路上一直都沒有太多的開箱分享。能夠找到的資訊,無非就是關於主理人的堅持以及在地農產的使用之類的。但是在推廣台灣咖啡的過程,我知道在地最多洗消費者一次,東西品質不到位,很難再有第二次、第三次的回購。簡單說,缺乏了核心商品的品質審視,就不用談品牌力。
虎尾釀推出的好幾款蒸餾酒,一直都讓我有想入手但是又怕受傷害的擔心。
你上網,很難很難找到相關的品飲分享。然而,到了現場,才知道,這點擔心,十分多餘:一但你走進虎尾釀在釀酒廠旁的展銷中心,老闆就在吧檯裡面(我想平時可能是要預約,只是過年期間自己下場吧?)招呼客人,沒有大小眼,你想試喝哪兒一款,都可以。無疑地,試喝絕對是品牌展現對自家商品的信心。今天我騎車去,所以喝了一咪咪三號桶的米釀威士忌:之後,就安心下手。我想,這個試飲,對一個對於品牌陌生、又是創新商品充滿好奇的消費者,相當重要。老闆願意給你充分的資訊跟品飲指引,幫你挑選適合的口味。今天在賣場的其他工作夥伴,也都很願意給予我挑選協助。
這讓我回想起店裡頭,推廣台灣咖啡的狀況。當台灣咖啡跟其他國家咖啡並列的時候,正常人頂多問一句:『喔,台灣有產咖啡啊!』然而,這一個看驚嘆的問號,可以延伸出很多對談,可以讓他就此打住變成短暫的驚嘆,也可以透過咖啡師的引導,讓消費者不只知道這個事實,還可以認識燒品背後的價值。一包台灣咖啡,價值不只應該放在在地,而是商品最基礎的風味呈現是否值得,背後的理念,你是否也感受到,並且得到共鳴。
這些商品,是工藝(是啊,好咖啡生成的過程,就是工藝),更是niche,都不是求全民運動,但是至少都希望能夠透過消費,生成一種儘管小眾,但是有力道地改變我們關心在地議題的社會運動。
對了,這邊的rum是市面少見的農業型蘭姆酒,也就是用甘蔗汁去釀造的,會比(市面上常見的)糖蜜釀造蘭姆酒多出很多『風土』的滋味。這款蘭姆酒有甘蔗這個作物的香氣外,甜感也比較清爽、有層次,不會像是糖蜜釀造的大眾品牌蘭姆酒有那種死甜感。這支我大推!入手價非常友善,掏寶上也沒得比價,不用怕被匡(X)!沒有跟上立陶宛的同盟國蘭姆酒的朋友,這款別錯過了。
不只米釀威士忌,我覺得穀物威士忌,都挑人喝。不過我平常就有在喝波旁威士忌(玉米釀造)所以對威士忌比較沒有麥芽釀造風格的成見。米釀威士忌的3號桶我相當推,是台南的香米釀造,油脂感表現不錯,也順口,我覺得也比差不多價位的波旁威士忌細緻都許多,蠻值得一喝,只不過聽說快賣完了。
黑米純釀(採用黑米釀造),他們說是這是日式燒酎的感覺,不過我入手,只是純粹想喝一下沒過桶的new make樣貌。龍澤威士忌(採用台南十一號米釀造)應該是架上的常銷款,木質調性相當不錯,但是對我來說太辛辣就是了。無論如何,這三款放一起,嚴然是一堂精彩的風土課程,也是一個關於台灣米在蒸餾酒產業的故事。
不管是台灣米、台灣酒,就跟台灣咖啡,都在用不同的故事說服這片土地上的子民『這些好東西,是值得的!』如何突破C/P值迷思,或許需要有更精彩的價值觀論述,這需要很多時間與辯論去驗證,但是還好有這些熱血的朋友,讓這個過程有人相伴,也讓這片土地變更精彩。